首页 > 业务中心 > 新闻内容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发展远景及发展策略
来源: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办 发布时间:2013-05-29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自2007年由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倡议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6年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项目院校的通力合作下,上合大学从当初的理念构想,发展到目前有上合组织成员国70多所高校参与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教育组织。过去的6年里,上合大学在不断理顺发展思路、完善组织机构和相关法律文件的同时,在创新运行机制、厘清专业发展方向、加强人才合作培养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的办学成果。下面,就上合大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图景等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各项目院校硕士层面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中国上合组织大学项目院校总数为20所,分布在7个不同专业方向,具体分布情况为:区域学13所,能源学8所,生态学6所,信息技术9所,纳米技术6所,经济学6所,教育学3所。根据中国教育体系特点及上合大学发展规划,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现有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注重内涵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从总体发展情况看,由于语言问题及教育体系的差异性,区域学方向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2012-2013学年,中方派出学生7人,接受学生4人,主要集中在区域学和能源学两个方向。2013年,学生派出及接受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年9月份和明年3月份有望派出学生33人,接受学生上合大学合作院校学生19人,派出学生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区域学(16人)、生态学(7人)、能源学(6人)和信息技术(4人)。

2.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上合大学项目的交流工作。为支持和促进上合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所有参与项目交流的学生均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包括来华合作院校外国学生及派出到合作院校学习的中国学生。

3.积极推进本科层面的招生启动工作。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相对完备的上合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人才培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方正积极开展本科层面的招生试点工作,今年9月,将首先招收第一批上合大学项目本科学生30人。

4.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2012年6月,中国教育部成立了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明确中方校办的职能,聘用专职人员负责上合大学中方各项目院校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形成了集松散型管理与集中型管理相结合的中国上合大学独有的管理模式。中方校长办公室成立后,定期召开上合大学项目院校协作工作会议、校办工作会议、各专业方向工作会议、上合大学发展研讨会等系列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上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方成立了上合组织大学研究中心,负责上合大学发展战略的调研、分析,提供合理化建议等研究性工作。为实现项目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中方校办建立了上合大学(中国)网站,进一步强化了上合大学各项目院校之间的联系。

近期,在中方校长办公室的组织和协调下,将举办两次工作会议:

(1)今年6月, 组织召开第二届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工作会议暨上合大学中方校办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本次教育周暨第三次上合大学校长会议的精神,进一步理顺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发展战略和管理思路,结合中方教育体系的特点,推进中方项目院校上合大学项目人才培养的进程。

(2)今年9月,组织召开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方向国际研讨会,目的和任务是加强上合大学区域学方向各项目院校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区域学方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上合大学框架下区域学方向国际院校间的合作模式,并积极探讨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及招生筹备等工作。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国际研讨会。

5.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今年4月,中国国家商务部土库曼斯坦电力官员培训班在华北电力大学开班,作为区域学项目院校的大连外国语大学派出3名研究生与作为能源学项目院校的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班技术培训工作。培训期间,3名研究生担任了技术培训、参观实习以及生活接待等方面的翻译工作,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全部任务。这是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积极探讨院校间合作机制构建的有效尝试。在未来上合大学发展路径上,将充分发挥上合大学各项目院校在7个专业方向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院校间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并积极加强与上合大学其他国家项目院校间的合作,使学生不仅有机会与其他国家项目院校共同完成联合培养的教学大纲,而且有机会在中国项目院校间实现合作培养。

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相对于其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而言,其教育体系在趋同的基础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在上合大学运行实践中,一些技术性问题有待于协调解决,比如,合作双方的课程对接、学分互认等问题。

2.中方各项目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认同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上合大学的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明晰并形成共识。

4.上合大学的项目优势尚未凸显,需要在政策、制度上予以支持,加强项目的培育工作。

三、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发展前景与策略

1.进一步提升上合大学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上合组织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凸显。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正在从单一的经济合作走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作为一所区域性的国际大学联盟,上合大学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所覆盖的面积与人口都是无可比拟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因此,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充分显现出上合大学的优势和前景,有助于上合大学的未来发展,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上合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中。

2.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由于中国教育体系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比较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当前部分院校间合作运行机制不畅的重要原因。大凡合作就有共同利益也必然存在差异,任何成功的合作都是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在上合大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探求合理有效合作途径是推进上合大学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的政策导向是上合大学稳步推进的重要推动力。和更3.积极调动项目院校的主动性,充分利用项目院校间原有的优质合作,拓展上合组织大学项目院校间合作的方向。例如,中国长春理工大学作为上合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在IT技术和纳米技术开展合作。同时,两校在在光子学与生物技术方向有近半个世纪的良好合作基础,双方一致同意向各自国家教育部申请在上合组织大学增设光子学与生物技术方向。中方支持项目院校的这种合作尝试。

4.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是上合大学稳步推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政府给予的奖学金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上合大学初始阶段的发展,但要保障上合大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需要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在资金以及招生、培养等政策上予以更多的支持和扶持。

5.支持上合组织大学间的全方位合作,特别是导师间的科研合作。在上合大学创建的初期阶段,导师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工作可以在导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之中得以深化。

6.启动本科生招生试点工作。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是构建上合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启动本科生招生试点工作,有利于提升上合大学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各国项目院校间合作机制的形成,有利于硕士、博士层面联合培养项目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提高上合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议在区域学等部分专业方向现行进行试点招生工作,待条件成熟之后全面铺开。

7.尝试在中国建设上合实体大学。为了保持上合大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中方目前正在论证拟在大连旅顺地区建设上合大学(中国)的实体大学。未来上合大学的中外方学生将在这里进行语言培训,专业选择,根据不同专业及各项目院校的不同学科专业优势,将学生分流至不同项目学校进行相关专业学习。硕士阶段完全进入上合大学硕士层面人才培养计划,可以继续完成博士层面的上合大学人才培养计划。上合实体大学的建立,将极大地保证上合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8.积极推动上合大学校长办公室实体化进程。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更好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中国政府在北京为上合组织秘书处批建了一栋秘书处大楼。建议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大楼为上合大学设置办公室,由上合大学各成员国校长办公室派出工作人员组成上合组织大学国际校办,在秘书处集中办公。形成实体化的上合大学校长办公室,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可有效宣传上合大学。除网上宣传外,开展有实体的各种展览,比如:上合大学发展历程的图片展、上合大学办学成就展、上合大学人才培养成就展等。

2)进一步密切各成员国项目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各国分别派代表在秘书处上合大学办公室常驻,各国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有效解决上合大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问题,对提高上合大学的工作效率,完善其工作机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进一步凸显上合大学的重要作用。上合大学是上合组织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上合组织急需的人才方面起着其他教育领域合作项目无法替代的作用。没有任何实体性质的网络化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减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实际所发挥的作用。将上合大学办公室置于上合组织秘书处本身就提升了上合大学的国际地位,更加符合上合大学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前景。

 

 

123
招生信息